利用专业所长,守护帮扶资金发挥实效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驻普宁市流沙东街道工作队队员王琼瑜: 王琼瑜 驻普宁市流沙东街道工作队队员

驻普宁市流沙东街道工作队队员王琼瑜:

王琼瑜

驻普宁市流沙东街道工作队队员

“ 继续坚守初心,更加努力地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流沙东街道的返贫监测户,已习惯将王琼瑜唤作“阿妹”——毫无疏离感的亲切称呼,让这位26岁的驻镇帮扶女队员倍感温暖。“阿妹,进屋吃杯茶!”“吃过晚饭再走,阿妹!”……每次下乡走访,王琼瑜耳边总有热情的吆喝声,但她知道,乡亲们的一声“阿妹”,是对党和政府、及无数扶贫前辈的感恩、感谢,“前辈们蹚出一条乡村发展之路,而今接过接力棒,我们就锚定目标,朝着全方位振兴的方向奔跑。”

推心置腹贴近群众

2021年8月,随工作队进驻流沙东街道的王琼瑜除了兴奋,还有紧张。“农村工作与我而言是全新的领域。很担心自己因为能力不足不能快速帮群众解决问题。”她意识到,必须更加主动地学习、请教,找准方向下功夫、练本领。通过一次次的会议、培训、走访,王琼瑜从领导、同事和基层工作人员处了解街道情况,慢慢熟悉各项工作。

调研走访是工作队的“必修课”,但最初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王琼瑜能感觉到少数受访群众的“不太乐意”,“他们不了解政策,有时会‘嫌麻烦’,但我们坚持入户探访,从唠家常开始推心置腹拉近距离。”零距离发现的情况,工作队都及时上报并跟进解决,因为“急难愁盼”问题迎刃而解,群众对工作队的亲切感和信任度都与日俱增。

王琼瑜认为,走访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始终是双向的,“入户走访经常遇见藏于细节处的人生百态,脱贫群众衣服整洁、精神饱满,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日常还喜欢到村委会聊天消遣。”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80岁的老人,因为听障无法顺利表达,王琼瑜用大学期间自学的蹩脚手语跟他“聊天”,爷爷面露笑容不断比划着“谢谢”的动作,在工作队离开时一直站在门口目送。“看到我回头,老人还跟我扬了扬手,我挥手道别的瞬间也红了眼眶。那一刻,我觉得站在那里看着我们的是一个人,又好像是千千万万的群众。”

精打细算守护资金

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王琼瑜感慨万千。“看着群众的生活慢慢变好,我明白只有带着最深的感情去深入群众、走访群众,才能发现和解决他们的问题,唯有如此,帮扶工作才有意义。”

作为专业审计干部,王琼瑜非常注重帮扶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街道和工作队始终坚持严格审批流程、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帮镇扶村资金使用管理‘双签’审批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王琼瑜告诉新快报记者,为规范使用资金,她坚持向普宁市审计局领导、同事请教,结合审计工作经验互相学习促进,切实守住资金安全底线,确保资金发挥实效。

截至2022年底,流沙东街道累计投入资金约1470万元,已成功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9个、风貌提升村2个;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在2022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的分配中,重点推进农村道路建设,谋划储备流沙东街道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59个……

在推动镇扶工作走实走深的同时,王琼瑜也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将继续坚守初心,更加努力地扎根基层,为流沙东街道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她的语气非常坚定。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梁彧 / 责编:方轶 / 美编:黄海艳 / 校对:曾茜

  • 联系微信
  •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 weinxin
  • 金奇异小说网
  • 扫一扫免费看小说
  • weinxin
金奇异新闻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