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 A+
所属分类:国内
摘要

  (观察者网讯)“拜登总统为什么害怕中国?”  当地时间周三(1日)的白宫发布会上,曾让拜登公开“爆粗”的福克斯新闻记者彼得·杜西(Peter Doocy)抛出这个问题“挑事”,也再度炒作飞艇事件和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

(观察者网讯)“拜登总统为什么害怕中国?”

当地时间周三(1日)的白宫发布会上,曾让拜登公开“爆粗”的福克斯新闻记者彼得·杜西(Peter Doocy)抛出这个问题“挑事”,也再度炒作飞艇事件和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

在近4分钟的争论中,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试图证明拜登的“勇敢”,还声称美国动用武力袭击中国民用无人飞艇的做法“聪明、有效”。不过,即使是白宫也无法对所谓“实验室泄漏论”给予进一步认可。

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图片来源:《新闻周刊》

据白宫网站发布的问答实录,让-皮埃尔称,拜登不仅不害怕中国,还是一位“不害怕任何事情的总统”。她给出的理由是,拜登上周“历史性”的基辅之行证明,他并不害怕在当地没有美国武装力量部署的情况下“进入战区”。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媒此前披露的细节,白宫不仅对外打“烟雾弹”掩盖此次行程、没收随行记者手机,拜登本人还坐了10小时火车才绕道抵达基辅。据俄罗斯外交部称,拜登行前获得俄方安全保证,白宫国安官员也承认提前几小时向俄通知这一计划。

杜西随后便提起早些时候的飞艇事件和美联邦调查局(FBI)与能源部再度炒作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一事,借此渲染中国威胁,甚至指责拜登没有做些什么“惩罚中国”。

事实上有关飞艇事件,中方经核查后已多次告知美方,该飞艇属民用性质,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完全是意外情况。中国外交部强调,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美方就将中国民用无人飞艇污蔑为“间谍气球”并滥用武力,公然违反《芝加哥公约》义务和多项国际法基本原则。

然而,让-皮埃尔的回答声称,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种聪明、有效的方式”把飞艇“弄了下来”。她还称,这就是拜登一直以来提出的“保护美国人民的安全”。目前,美国相关部门还在对中国无人飞艇进行所谓的分析调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2月24日的例行发布会上指出,美方从打捞残骸再到碎片分析,完全是单方面暗箱操作。中方早已通过领事保护途径明确要求美方通报事件进展,但美方拒不回应。“同许多方面一样,中方不得不对所谓调查的独立性、公开性、透明性提出强烈质疑。这样的调查又有什么公信力?”

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当地时间年2月1日,美国蒙大拿州比林斯,一只中国无人飞艇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所谓“病毒溯源调查”,也是美国政客和保守派媒体尤为喜欢翻炒的话题,杜西也不例外。他几次追问和打断让-皮埃尔的回答,只为将话题引到中国和病毒溯源的关系上,扬言要让中国“承担责任”。

尽管让-皮埃尔也不得不承认联邦调查局和能源部炮制的说法与美方其他机构的调查结果不符,且还有机构还没能得出结论,但她继续助推这一反华议题,声称情报部门将继续“加倍努力”,弄清“事实真相”。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2日强调,中国始终支持和参与全球新冠病毒科学溯源,病毒溯源是复杂的科学问题,应该也只能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开展研究。实验室泄露极不可能,是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组实地走访武汉相关实验室,和同科研人员深入交流之后得出的权威科学结论,准确反映在有关联合研究报告中,得到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毛宁提到,当前国际科学界有越来越多的线索,将病毒源头指向全球范围,包括对美国在德特里克堡和世界各地的军事生物基地提出疑问和关切。美方应当尊重科学和事实,尽快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邀请国际专家到本国进行溯源研究,及时、公开、透明地同国际社会分享研究成果。

毛宁指出,中方坚决反对借溯源问题搞任何形式的政治操弄。情报部门搞科学问题,本身就是将溯源问题政治化,基于美国情报部门造假欺骗的斑斑劣迹,他们得出的结论没有任何可信度可言。美方再次翻炒“实验室泄漏论”抹黑不了中国,只会进一步拉低自身的信誉。我们敦促美方尊重科学和事实,停止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停止搞政治溯源、情报溯源,停止干扰破坏国际社会的团结抗疫和全球溯源科学合作。

责任编辑:张建利

执笔/刀剑笑

新德里的街道正在为迎接G20外长们张灯结彩。

但这怎么也无法驱散美欧政治鼓噪投射下来的阴影。就在今晚,当地时间19点开始,作为今年G20轮值主席国的印度为先期抵达的代表团举行欢迎晚宴。本该融洽的场合,却早早就让印方一些官员紧张起来:

去年印尼G20外长会前晚宴遭G7抵制的一幕会在新德里重演吗?

即便今天的晚宴顺利举行,美国带头在G20会议上推动对俄谴责和制裁等政治议题,美欧舆论炒作“中美关系紧张笼罩G20外长会”等,也都试图再次带偏G20这个“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真正应该关注的议题。

新德里为2日的外长会准备了“攸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六大议题。

但会议能“就所有这些议题达成一个共识”吗?短短4天前刚刚在班加罗尔出现的那一令人泄气的场景,在明天的新德里就能避免吗?

1

泰姬陵宫酒店内的欢迎晚宴今晚7点准时开始。这是今年G20外长会清单上的首个官方议程,但也着实让东道国印度一些官员手心捏一把汗:

总不能这第一个烘托氛围的“节目”就搞砸了吧。

但已经抵达的G20外长们是否都会应邀赴宴?他们确实心里没底。《印度教徒报》今早的一篇报道道出印方的担忧,因为去年印尼G20外长会前的一场类似晚宴就曾遭到G7国家代表抵制,理由是俄罗斯外长也在现场。

希望这一幕今年不会重演,有印方官员公开表示。

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这场国宴显然经过了主办方精心筹备。印媒“News 18”说,晚宴菜肴主要突出小米这种食材,因为印度正在庆祝“国际小米年”。主厨拉杰什·瓦德瓦特意嘱咐团队要“少辣而更多注重调味”。这些细节,正好对应了这次印度对于调和各国“口味”的期望。

但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G20外长们“将在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短短4天之后举行会议”,《印度斯坦时报》1日上午的报道在标题和正文一开头都直言不讳,挑明G20会议正在面临的挑战:“围绕俄乌冲突达成共识”。

一个“短短4天之后”,已经袒露对于这次外长会成果的悲观。

2月25日在班加罗尔结束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争吵声中收场。美欧一些国家执意塞入谴责俄罗斯的内容,导致会议联合公报流产。印度接棒G20轮值主席国后主办的首场重要会议就这样吃了瘪。

虽然刚领教了“众口难调”,印方还是希望外长会能开出成果。

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1日的欢迎晚宴过后,更重要的议程将在明天上演。印方想让议程重点聚焦气候变迁和与发展中国家攸关的一些议题。2日上午,与会外长们将就加强多边主义、食品与能源安全以及发展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下午的议题则主要是反恐、人道援助和灾害救援等。

新德里“希望能就所有这些议题达成一个共识”,不再让俄乌冲突主导会议。

但短短4天前在班加罗尔没能驱散的阴霾,已经飘到新德里上空:

美欧等国已经开始公开表示要在外长会上继续就乌克兰问题发难。

美国务卿布林肯还未飞抵新德里,美国务院就对外预告说,布林肯除了强调美国“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所做的努力”,还将聚焦俄乌冲突造成的损害,鼓励其他国家加强对俄施压。其中后半部分,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务卿的重点关注。

英国外相克莱弗利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行前也都放风将继续在G20会议上针对俄罗斯。

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就是在美欧宣扬的对抗氛围中,俄外长拉夫罗夫昨天夜间飞抵印度。

莫斯科将“坚定而公开地谈到导致世界政治与全球经济出现现在这些严重问题的原因和始作俑者”,俄外交部在拉夫罗夫抵达后发布的声明指向性明显。拉夫罗夫还将“清晰阐释莫斯科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评估,以及有关这一事件的公正真实图景”。

这样的针锋相对很可能让印度再次感受到什么是“事与愿违”。

2

除了俄乌冲突,中美关系紧张也被认为是本次G20外长会的一个焦点。

秦刚将首次以中国外长身份出席这一国际多边会议。

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昨天下午发布这个消息时,我外交部发言人还就这次外长会强调了两点:

一是二十国集团的定位,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应当聚焦应对国际经济和发展领域的突出挑战,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及全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再次明确中方立场,“愿同各方一道推动G20外长会就践行多边主义”,维护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强发展合作发出积极信号。

就是这样坦荡公正的表态,个别憋着挑事的媒体也要借机发挥一番。

印度斯坦时报1日上午的一篇报道,对于中方有关“G20应聚焦应对全球经济的突出挑战并在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内容,做出莫名其妙的解读,称这表明“中国似乎再次支持俄罗斯的立场”。

但这难道不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于G20共同而强烈的期待吗?难道不是东道国印度自己的期待吗?怎么中国一说就歪曲成“为了挺俄”呢?

路透社记者对这样的渲染炒作轻车熟路,在报道中特别提到,华盛顿与北京的紧张关系“在G20外长会上如何演绎”,包括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分歧,“将受到外界关注”。

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法新社跟着添油加醋,突出中美关系正因“气球事件”更趋恶化的信息,甚至还“补充”了美方在涉台问题上的最新挑衅,借着这些“背景”揣测布林肯和秦刚外长在G20会议期间是否会晤,刺激外界关注。

正是在此逻辑下,日本外相林芳正不去新德里让他们大感“惋惜”。

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美方一个高官上周就对媒体透露,称“因与中国紧张关系加剧”,布林肯将在本周G20新德里外长会期间,在“四边机制”框架内与日澳印三国外长会面。这场外长会也被认为是为即将举行的美日印澳领导人峰会开路。

但日本外务省今天下午确认,为优先应对2023年度预算案的国会审议,林芳正决定放弃出席G20外长会,改派日本外务副相山田贤司前往。

共同社说,林芳正原本打算在新德里“强调维持基于法治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他的缺席不仅被印度一些人解读为“日本只重视G7”,还让计划中的“四方机制”外长会遏华协调效果大减。

但无论美欧包括印度国内一些舆论怎样鼓噪,经济合作是国际社会对G20的公认定位。

美国带着“必须谴责俄罗斯”以及炒作涉华对抗的简单指令前来。但这次与会的不只有美国那一小撮盟友伙伴,应邀出席的有近40个国家的代表团。“二十国集团平台不会轻易认同西方对国际事务的看法”,印度学者普拉沙德前几天在一篇文章中直言。

3

美欧试图在G20议程中强行塞入“对俄谴责”等政治议题,正在让印度陷入“尴尬境地”,半岛电视台网站今天的一篇文章中说。

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中立而拒绝站队美欧,只是令新德里尴尬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就是印度本想借助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拓展大国形象和国际影响,现在也被西方大搞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对抗的执念蒙上阴影。

新德里“打算继续代表全球南方的声音,并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

它为2日G20外长会设定的六大议题,乃至为6个月后G20新德里峰会量身定制的主题“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同一个未来”,也都切中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亟待破解的难题以及广大发展国家的隐痛。

美记者挑事“拜登为啥害怕中国”,白宫发言人这么说

但印度的这番“雄心”,却卡在了西方对于俄乌冲突问题的鼓噪上。

BBC驻新德里记者在最新文章中一边看着新德里“笑话”一边分析。

虽然几天前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不欢而散”,今明两天外长会面临的状态依然没有多大改善,但印方相关官员表示,新德里将会继续在今年一系列会议上做出努力,寻求到9月份G20峰会上拿出一份共识文件:

不让去年巴厘岛峰会的一幕在新德里重演。

一位南亚问题学者指出,虽然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尚有分歧,但在支持多边主义和共同作为发展中大国聚焦世界经济复苏等大方向上,中印基本操持一致。

不让G20被俄乌冲突等政治议题劫持,也是包括中印在内大多数国家的广泛共识。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补壹刀

责任编辑:刘光博

  • 联系微信
  •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 weinxin
  • 金奇异小说网
  • 扫一扫免费看小说
  • weinxin
金奇异新闻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