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刚刚结束非洲之行的马克龙,最后一站行程并不愉快。
3月1日起,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始对非洲四国的访问。在非期间,马克龙先后访问了加蓬、安哥拉、刚果(布)和刚果(金),此行被认为意在重拾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在访问开始前,马克龙宣布“法属非洲已成为过去”,并誓言与非洲国家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模式。他还表示,在非洲面前法国必须展示出“深刻的谦逊”。
然而,就在非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刚果(金),马克龙却遭遇尴尬一幕——在和刚果(金)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克迪召开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两人当场“吵起来了”。
彭博社指出,刚果(金)东部地区与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接壤,矿产资源丰富,当地活跃着100多个反政府武装组织,暴力冲突频发。
法国《费加罗报》称,近两年来,刚果(金)在北基伍省面临反政府武装“M23运动”发动的战争,刚果(金)指责卢旺达支持该运动,因此寻求盟友对卢旺达施加压力。
据非洲当地媒体报道,3月4日,马克龙与齐塞克迪会面并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两人在会上谈及刚果(金)东部地区的动荡局势。齐塞克迪表示,动荡局势已经造成近700万人流离失所,并敦促马克龙对卢旺达实施国际制裁。
但马克龙没有直接回应齐塞克迪的要求,只是称法国“会忠实于作为刚果(金)坚定盟友的角色,捍卫其领土完整和主权”。
齐塞克迪又谈到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事件,称这一事件当时蔓延到刚果(金)东部地区,其遗留的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当地民众,是东部地区诸多冲突的根源。
马克龙当即反驳称法国在该地区的暴力事件中没有责任:“自1994年以来,这不是法国的错,请原谅我说得如此直白,你们没有能力在自己的国家恢复主权,无论是军事、安全还是行政,这就是现实。”
指责完刚果(金)政府无能后,马克龙继续表示:“你们不需要在国外寻找替罪羊。”
此后,两人的言辞愈发激烈,齐塞克迪回应说:“欧洲,尤其是法国,对待我们的方式必须改变,你们必须尊重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待非洲。”
齐塞克迪要求法国不要以“高人一等的态度”看待非洲:“ 你们必须把我们视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用家长式的作风对待我们。”现场随即爆发阵阵掌声。
《费加罗报》指出,马克龙为自己辩护,称自己是“坚定的盟友”,但又说法国“不需要充当救世主来提供解决方案”,这一点没有说服力。
刚果(金)一位官员表示:“齐塞克迪总统十分恼火,因为他希望(法国)采取制裁措施。”而齐塞克迪之所以抱有如此期望,也是因为去年12月,法国国务秘书赫丽苏拉·扎哈罗普卢曾明确谴责卢旺达支持“M23运动”。
这一插曲为马克龙的非洲行蒙上一层阴影。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恰恰是这场争吵,暴露了法国意图经营非洲面临的困局。
在非洲之行开始前,法新社报道称,马克龙此访试图通过外交驱动力“检验法国与非洲之间所谓新型‘负责任的关系’”。
3月2日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马克龙表示,法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干涉非洲国家内政,“法非特殊关系”时代已经终结,法国希望重塑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法非特殊关系”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起,原法属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后,法国依然通过经济援助与合作、货币关联和控制、驻军等方式影响这些国家,以换取资源和军事基地,被不少人诟病其本质仍是殖民主义。
俄卫星社称,长期以来,法国一直想要摆脱非洲殖民国家的形象。马克龙在出访之前还曾说,法国需要在同非洲交往的过程中展现出极为谦逊的态度。然而在这场争吵中,马克龙的表现却难言“谦逊”。
要知道,马克龙出访非洲的背景并不乐观:法军被接连赶出马里等国,反法抗议在非洲多国此起彼伏,要求废除非洲法郎的声音不绝于耳,法国在非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日益下降……
历史和现实因素交织,给法国与非洲的相处之道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想要重塑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法方的每一个微小言行,都会成为外界对其“新型负责任的关系”口号的考验。在刚果(金)发生这场争吵之后,人们至少有三方面的疑问。
一问,法国的目的真是与非洲打造“新型负责任的关系”,还是另有所图?
按马克龙的说法,“负责任的对非关系”指的是一种互惠的伙伴关系。但有学者指出,马克龙最主要的目的是借这种关系来维护法国在非洲的利益,特别是在非洲一些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马克龙此次出访的4个国家,资源都比较丰富。就拿加蓬来说,该国享有“资源宝库”和“绿金之国”的美誉,森林覆盖率高达85%,可开采面积约为国土面积的60%,是非洲石油、锰矿砂和木材生产大国。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联系,对法国获取丰富的战略资源和石油资源来说非常重要。
二问,法国的对非政策是长期稳定、一贯的,还是朝令夕改、投机的?
“(马克龙的)这次访问没有任何政治或战略上的连贯性,感觉就像他们在执着于某种东西。”加蓬反对党国家联盟副主席让·加斯帕德·恩图图梅·阿伊说。
可以预见,法国提出的新对非政策实施起来,实际面临的困难不在少数,法国真有诚意排除万难、持续推进新政吗?还是会像这次争吵一样,一旦遇到需要商榷的问题,就只是推责和指责?
三问,马克龙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诚意,以期改变非洲国家的态度?
就在马克龙到访前,数十名民众来到法国驻刚果(金)首都大使馆前示威抗议。分析指出,长期以来,法国在处理对非关系时一直抱着殖民者心态,经常干涉非洲国家内政,这一点很难在短期内作出改变,非洲国家不会抱太大的期望。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援引“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 Abdennour Toumi 的话称,马克龙仍然将非洲视为法国的“后院”:“ 非洲大陆的反法情绪非常强烈,巴黎必须修改其非洲政策。今天,非洲青年不再依赖法国,他们有其他选择。”
而在当前形势下,法国对非政策的被动转向,其核心是为谋求自身利益,非洲国家对此也很清楚,要想取信于非洲国家和人民,法国的诚意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齐塞克迪对马克龙的忠告很实在:“如果法国希望与非洲大陆的其他潜在伙伴合作,就需要认真倾听非洲人民的需求。”
责任编辑:张迪
来源:政知道
解放军报今天(3月7日)报道,人代会期间,李尚福、刘振立、苗华、张升民四位中央军委委员分别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报道披露,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分组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是高举旗帜、客观求实、鼓舞人心的好报告。
上述消息显示,刘振立已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此次系刘振立首次以该职务亮相媒体。
公开报道透露,刘振立是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将领。他出生于1964年8月,河北栾城人,1983年入伍,彼时他还不到20岁。
从军后,刘振立长期在原北京军区服役,历任原第65集团军参谋长、军长,原第38集团军军长,武警部队参谋长,陆军参谋长等职。
2017年10月,刘振立当选为十九届中央委员。2021年,刘振立晋升上将。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披露,刘振立成为中央军委委员。
上观新闻此前刊文透露,上世纪80年代,时年22岁的刘振立赴对越作战前线,带领连队在敌前沿阵地坚守1年多,共36次击退敌人进攻,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后胜利。战后,刘振立荣立一等战功。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还注意到,2015年,天津港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当时,履新武警部队参谋长不久的刘振立出任武警部队前进指挥所总指挥,带队赴事故现场。
此番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刘振立指出,要结合军队实际抓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坚决塑造安全态势、遏控危机冲突、打赢局部战争;全面加强军事治理,适应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的特点要求,强化全局统筹、系统抓建、体系治理,着力破解联合作战短板,加快推动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推进全军备战打仗工作提质增效,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政知君注意到,作为在作战一线成长起来的将领,刘振立非常重视联合作战。
本轮军改大幕拉开后不久,2017年初,时任陆军参谋长的刘振立接受军报专访时表示,陆军转型建设的关键是体系建设、融入联合,突出网络信息体系的核心支撑作用,提高陆军对联合作战的体系贡献率。
责任编辑:薄晓舟
据新华社信息,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6日继续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表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历史性成就催人奋进,谋划高质量发展务实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地落实,是一个高举旗帜、应变开新、团结奋进的好报告。
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说,过去五年,习主席带领我们赢得一系列大战大考、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重大成就。事实雄辩地证明,“两个确立”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信心之本、力量之源。要结合军队实际抓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提高实战能力,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坚决塑造安全态势、遏控危机冲突、打赢局部战争;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强化战建备统筹,深化制度机制创新,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以上信息显示,刘振立已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张汨汨、梅常伟)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6日继续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表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历史性成就催人奋进,谋划高质量发展务实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地落实,是一个高举旗帜、应变开新、团结奋进的好报告。
中央军委委员李尚福说,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主席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坚决用党中央、习主席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行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对标对表中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紧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推进强军事业,锚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张快干,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提高练兵备战质效,抓好军事外交、国防动员和现代边海空防建设,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说,过去五年,习主席带领我们赢得一系列大战大考、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重大成就。事实雄辩地证明,“两个确立”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信心之本、力量之源。要结合军队实际抓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提高实战能力,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坚决塑造安全态势、遏控危机冲突、打赢局部战争;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强化战建备统筹,深化制度机制创新,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中央军委委员、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说,赞成政府工作报告,联系实践中所学所悟所见,感受到全党全国全军拥护“两个确立”的信念无比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更加笃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更加顽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自我革命毫不松劲。习主席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十年来,强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要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改革创新、军事治理,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中央军委委员、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张升民说,过去五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战疫情、应变局、开新局,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领悟更加深刻。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贯彻党的二十大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聚焦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聚力服务备战打仗,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
责任编辑:祝加贝
(观察者网 讯)俄乌战争至今已持续1年多,战争的结束看起来还遥遥无期,西方国家也在与乌克兰政府商讨止战的方法。
《华尔街日报》4日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近期与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一众东欧国家领导人商讨俄乌战争问题。
报道援引知情官员称,德、法以及乌克兰三国领导人2月初在巴黎进行了会谈,商讨了包括和谈在内的解决俄乌冲突问题的方式。马克龙和泽连斯基也讨论了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的可能性,泽连斯基表示,只有在中美领导人都参与其中时,他才会出席和谈。
报道称,从美国到德国,再到法国,近期都表现出推动和谈解决俄乌战争的信号,但也持续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3日,拜登与朔尔茨在白宫就俄乌战争会谈,他感谢了德国为乌克兰提供的军事和“精神”援助。
朔尔茨回应称,2023年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德国和美国必须步调一致地组织起来,这“真的非常重要”,西方国家需要继续帮助乌克兰。
《华尔街日报》注意到在这次会议之前,美国刚刚宣布为乌克兰提供一个价值4亿美元的“安全方案”,其中包括为乌克兰部队提供“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以及其他火炮的弹药。但拜登上周曾建议,若乌克兰春夏反击战胜利后,焦点可能要转移到“外交之上”。
2日,朔尔茨在启程前往华盛顿之前,在议会讲话中呼应了拜登此前的声明。他表示,如果这意味着乌克兰实际上向俄罗斯政府屈服,就不可能有“公正的和平”。德国将和其他国家一起努力提供安全保障,帮助乌克兰实现符合条件的“公正和平”。
他说:“这种安全保障的前提是,乌克兰能够在这场战争中成功地保护自己。”
美国、法国和德国都表露出用外交方式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方案后,东欧国家却开始“担忧”。《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称,拜登上月访问波兰期间,他曾就波罗的海国家领导人“频繁呼吁乌克兰击败俄罗斯”一事上施压,但这让东欧国家领导人开始怀疑美国对胜利的信心。
1月和2月,美国和德国已经同意向乌克兰运送主战坦克。美国将向乌克兰运送31辆M1“艾布拉姆斯”坦克,而德国在1月份说它将提供14辆豹2主战坦克,然后在上个月承诺再提供4辆。德国还表示,它将允许其他欧洲国家再提供几十辆德国制造的坦克。
《华尔街日报》称,美欧之间尚有分歧,如《通胀削减法案》。这是一部医疗保健和气候法,为创新企业在美国建立生产提供补贴。但在欧洲,特别是德国,这被视为对国内产业的挑战,以及美国和欧洲之间补贴战争的潜在触发点。
2月24日,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的障碍在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的“不允许与普京进行谈判”的总统令。俄罗斯对于政治外交手段达成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依然持开放态度。
俄乌冲突升级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 联系微信
-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
- 金奇异小说网
- 扫一扫免费看小说
-